欢迎访问山东奥坤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

0536-2101278

新闻中心
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  >>  新闻中心

酸碱中和池工艺流程详解

发布日期:2025-06-16   点击量:105

酸碱中和池设备是工业废水处理中用于调节废水酸碱度(pH值)的核心设施,其工艺流程旨在将酸性或碱性废水调节至中性(pH 6~9),以满足排放或回用标准。以下是详细的处理工艺流程及关键环节解析:

一、酸碱中和处理工艺流程

1. 废水预处理

- 目的:去除大颗粒悬浮物、油污或其他杂质,防止堵塞中和反应设备或干扰反应。

- 方法:

- 格栅/筛网:阻拦大颗粒固体。

- 沉淀池/气浮池:去除悬浮物或浮油。

- 调节池:均衡水质水量,避免冲击负荷。

2. 中和反应

- 核心环节:通过投加中和剂,使酸性或碱性废水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中性盐和水。

- 酸性废水处理:

- 中和剂:片碱、石灰、碳酸钠等。

- 碱性废水处理:

中和剂:草酸、稀硫酸等  

- 投加方式:

- 连续投加:通过pH在线监测系统自动控制加药泵(适用于水质波动小的情况)。

- 间歇投加:根据批次废水的pH值手动调整(适用于小规模处理)。


684fdaf3d57ea.jpg


3. 混合与搅拌

- 目的:确保中和剂与废水充分接触,加速反应。

- 设备:

- 机械搅拌器:桨式、涡轮式搅拌机(功率根据池体容积选择)。

- 曝气搅拌:通过曝气装置(如穿孔管)注入空气,兼具氧化功能。

- 反应时间:通常为10~30分钟,具体根据废水浓度和反应效率调整。

4. 沉淀与固液分离

- 目的:分离中和反应生成的沉淀物(如CaSO₄、金属氢氧化物等)。

- 设备:

- 斜板沉淀池:提高沉淀效率,缩短停留时间。

- 澄清池:集成反应、沉淀功能。

- 过滤器:石英砂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(用于进一步去除细微悬浮物)。

5. pH值二次监测与调节

- 监测点:沉淀池出水口或终排放口。

- 调节方式:

- 若pH未达标,回流至中和池重新处理。

- 微调pH时,可投加少量酸/碱(如CO₂气体用于精细调节碱性水)。

6. 污泥处理

- 来源:中和反应生成的沉淀物(如石膏、金属污泥)。

- 处理流程:

- 污泥浓缩:重力浓缩或机械浓缩。

- 处置:按危废或一般固废标准外运(需检测重金属含量)。

7. 排放

- 达标排放:pH 6-9,符合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8978-1996)。

二、关键设备清单

1. 中和反应池:耐腐蚀材质(如PP、FRP、不锈钢316L)。

2. 加药系统:

- 储药罐、计量泵、pH在线监测仪(如梅特勒-托利多传感器)。

3. 混合设备:机械搅拌器、曝气系统。

4. 固液分离设备:斜板沉淀池、过滤器。

5. 控制系统:PLC自动控制(集成pH反馈、加药联动)。

三、工艺设计要点

1. 中和剂选择:

- 石灰:成本低,但污泥量大,适用于高浓度酸性废水。

- NaOH:反应快、污泥少,但成本较高。

2. 反应条件优化:

- 控制反应pH范围(避免局部过酸/过碱)。

- 温度影响:强酸强碱反应放热,需考虑耐温设计。

3. 安全措施:

- 防腐设计(如池体内衬橡胶、PP材质)。

- 设置应急池,防止加药过量或设备故障。

四、常见问题及对策

- 问题1:pH波动大,加药控制不稳定。  

对策:增设缓冲池,采用PID算法优化自动控制系统。

- 问题2:污泥量过大。  

对策:改用污泥产量少的中和剂(如NaOH替代石灰)。

- 问题3:反应效率低。  

对策:优化搅拌强度或增加反应级数。

通过上述流程,酸碱中和池设备稳定地实现废水pH调节,同时兼顾经济性与环保要求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水质特点(如含盐量、重金属)进行个性化设计。


上一篇:医学检验实验室废水该如何处理?——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的应用

下一篇: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解决方案